2011年7月12日 星期二

別讓年報流於形式

每年6月是上市櫃公司股東會旺季,股東會前公司須依證券交易法規定編製年報,上傳公開資訊觀察站並於股東會現場分送股東。年報是公司財務、業務、營運及治理運作情形等財務性及非財務性資訊的綜合報導,有助於投資人瞭解公司的全貌,可謂是投資決策的探照燈。其功能在發達國家資本市場很受重視。但一般來說,我國公司年報資訊整體揭露品質與發達國家比較,仍有落差,流於應付主管機關要求的形式,恐不利於導引投資決策,長遠來看,不利我國資本市場的健康發展。

筆者隨選閱覽30家2010年度國內及國外(美國、英國、香港、新加坡)上市公司年報,普遍來說,我國公司年報版面與格式較單調且千篇一律,較不容易吸引閱讀者的興趣。從內容來看,我國公司年報較多地羅列、堆疊資料,卻對資料的分析較欠缺。例如,我國公司年報中對於營收變動原因,通常不是隻字未提,就是以歸因於景氣或管理階層的努力一筆帶過,反觀國外年報,通常花較大篇幅,深入淺出地分析其原因; 又如我國公司年報常羅列董事會大小決議、堆疊大串財務比率資料,而國外公司通常突顯管理階層有關公司營運及未來展望的討論。總之從上述年報的閱讀中,筆者得到的普遍印象是,我國公司年報似乎總沉沒在填製表格,流於遵循主管機關規定的形式,而國外公司年報通常較生動活潑,分析各項財務業務資料較到位。

據聞股神巴菲特極重視公司年報的閱讀,並認為他的成功主要得益於反複閱讀公司年報資訊,年報是他股票投資的主要依據。事實上發達國家證券管理機構莫不致力於推動更高品質的公司年報。例如,早在上世紀80年代,美國證管會(SEC)就要求年報揭露管理階層的討論與分析(MD&A),透過公司管理階層對財務、業務的回顧及未來展望的敘述,盡可能地賦於投資人以管理階層眼光來看公司的充分洞察力,以助有利於其投資決策。1998年美國證管會(SEC)推出著名的簡明英語手冊(Plain English Handbook),具體而微地示範證券文件如何使用淺顯易懂的文字,一方面避免公司藉由深奧難懂的專業用語來規避應揭露事項,另方面亦增進投資人的理解,進而有助其投資決策。

我國公司年報之編製主要是依據主管機關發布的公司年報應行記載準則,該準則自民國77年實施以來,已陸續修訂12次,平均每2年修訂一次,但似仍趕不上國際發展的速度。而當前正值主管機關為提升我國資本市場之國際評比及國際競爭力,展現前所未有的魄力,導入IFRSs,推動會計準則與國際接軌,鑑於年報於資本市場導引投資決策的重要性,故筆者期盼金管會亦應展現魄力,拿出舉措,推動公司年報揭露品質跟上國際化的腳步,造福廣大投資者。(作者電郵:andyguugle@gmail.com)
本文獲工商時報於2011/7/8政經八百刊登http://money.chinatimes.com/news/news-content.aspx?id=20110708000046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